Let's go


古蹟踏查活動(桃園市景福宮)

/album/%e5%8f%a4%e8%b9%9f%e8%b8%8f%e6%9f%a5%e6%b4%bb%e5%8b%95%28%e6%a1%83%e5%9c%92%e5%b8%82%e6%99%af%e7%a6%8f%e5%ae%ae%29/a201404081044450-jpg/
/album/%e5%8f%a4%e8%b9%9f%e8%b8%8f%e6%9f%a5%e6%b4%bb%e5%8b%95%28%e6%a1%83%e5%9c%92%e5%b8%82%e6%99%af%e7%a6%8f%e5%ae%ae%29/a201404081044461-jpg/
/album/%e5%8f%a4%e8%b9%9f%e8%b8%8f%e6%9f%a5%e6%b4%bb%e5%8b%95%28%e6%a1%83%e5%9c%92%e5%b8%82%e6%99%af%e7%a6%8f%e5%ae%ae%29/a201404081044472-jpg/
/album/%e5%8f%a4%e8%b9%9f%e8%b8%8f%e6%9f%a5%e6%b4%bb%e5%8b%95%28%e6%a1%83%e5%9c%92%e5%b8%82%e6%99%af%e7%a6%8f%e5%ae%ae%29/a201404081044483-jpg/

—————


景福宮的建築特色之1-平面佈局

 平面佈局的鳥瞰

 *景福宮為兩殿兩護室格局,兩殿是三川殿及正殿,兩護室即左右兩廳。

 *廟前有寬敞的前埕,正前方有大牌樓(山門),左右另設四個小牌樓門,規模氣勢宏偉。

 大牌樓門:四柱三開間,界定內外,所謂「酒肉不過山門」。 廟埕: 給人們活動的場地,通常人們會在此設置涼亭泡茶或下棋,成為大家交誼的場所。

 廟埕噴水池:廟前設置水池,一來有美化作用,二來在古代可救火。 鐘鼓樓:有重大祀典、貴賓入廟,會鐘鼓齊鳴,以示敬迎。

 正殿:   供奉主要神明的場所 前殿(三川殿):   位於廟宇主體的前方,是廟宇的重要門面,與正殿的屋頂皆為歇山重檐假四垂。

 中庭:   給信眾們擺放供品、燒金紙、祭拜的地方。

 

  (1)景福宮為兩殿兩護室格局,兩殿是三川殿及正殿,屋頂皆為「歇山重簷假四垂」,兩護室即左右兩廳,。

   (2)廟前有寬敞的前埕,四個小牌樓門,代表東西南北四方:東門-迎曦門、西門- 延爽門、南門-循陔門、北門-拱辰門,規 模氣勢宏偉。


 

   景福宮的「山門」始建於民國五十年代,民國74年(1985)與95年(2006)兩次整修是四柱三開間牌樓,牌樓內到前殿間,有寬廣的前埕。

(以上三張圖片由陳美智老師 繪製與攝影)

景福宮的建築特色之2-假四垂屋頂

 景福宮的屋頂構造---歇山重簷「假四垂」

  景福宮是全台灣地區傳統木造規模最大的開漳聖王廟,景福宮的前殿和正殿屋頂皆使用歇山
  重簷「 假四垂」的構造。(台灣一個廟有兩個假四垂較少見!),其線條之優美與樣式之
  莊重秀麗更居全臺之冠。
 

 假四垂

  
  為「歇山式屋頂」跨在「硬山式屋頂」
  上的構造 , 看起來像兩個屋頂,其實
  只有一 個(只有四根柱子),故稱假
  四垂。 這種構造使廟宇看起來更加華
  麗繁複。  

 

 
 

 

 陳美智老師 攝影     

 

 

  歇山式屋頂
硬山式屋頂

   

       歇山式屋頂疊在硬山式屋頂成假四垂(如下圖)

(以上三圖陳美智老師 繪製)

 三川殿的假四垂重簷側面


(陳美智老師 攝影)

 這個角度也可看出假四垂構造

 


 
景福宮的建築特色之3-斗栱之美


  何謂斗栱
 
 
又稱「鋪作」,是中國建築特有的木結構,以方型

 木塊的「斗」及長形木條的「栱」(如右圖)組成,分

 布在柱頭和樑坊上,斗與栱合用時可承接屋頂,並將

 重量傳至樑柱。

 

引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斗栱之美

 景福宮前殿和正殿的看架斗栱

 以層層上升的螭虎栱呈現,

 共出七層及九層,

 層次之多、數量之密為全台之冠,

 螭虎栱造形多變,

 令人嘆為觀止。

 

三川殿看架斗栱(七層)

 

 正殿看架斗栱(九層)

 正殿後方看架斗拱

 造形多變的螭虎栱(每隻的表情都不一樣喔。)

 三川殿的螭虎栱

 

以上照片皆由陳美智老師 拍攝


景福宮的建築特色之4-對場造

  「對場」指一座建築,由兩派以上匠師來承造,一般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匠師各作一區,各
  展技藝、互相競技,合作分工意義相當大。

  景福宮是台灣廟宇少見的「前後對場」形式,正殿由陳應彬設計,陳己元(陳應彬之子)承建,
  前殿(三川殿)由吳海同執篙。兩大匠師各顯神通,儘管各有各的特色,卻仍讓景福宮呈現整體建
  築合諧之美。列舉說明如下:

 斗栱之比較

   正殿與三川殿之斗栱皆以螭虎栱為主,螭虎型態各異,有的回首、有的遠眺,出簷皆以丹鳳栱
  承接吊筒,但正殿陳派的栱身用料肥碩,螭虎捲紋曲線多。

   三川殿吳海同之螭虎栱栱身較細緻、複雜。於排樓面與架內姿態亦變化多端,有的互銜蓮花。

 

 

 左圖為正殿斗拱構造  徐逸鴻 繪  右圖為三川殿斗拱構造 徐逸鴻 繪

上二圖,引自《桃園景福宮 大廟 建築藝術與歷史》

 

 

正殿後方斗拱構造 陳柏舟 提供 三川殿斗拱構造 邱顯昌 攝影

 鰲魚托木之比較

正殿托木 三川殿托木

 

正殿鰲魚托木 三川殿鰲魚托木

上二圖 引自《桃園景福宮 大廟 建築藝術與歷史》

   托木亦稱「插角」、「雀替」,通常位於四點金柱與大通之交角處,龍頭魚身為其主要特徵,
  左圖為正殿的托木,與三川殿不同的是有鰭翼而無爪,尾巴轉折靈活,魚身兩翼作翔遊狀,栩栩
  如生。

   右圖則為三川殿的托木,有前爪而無鰭翼。雖然各有千秋,但總體而言,龍眼明亮傳神,鬍
  鬚飛揚,按金上彩,色澤亮麗,層次分明。

 花籃吊筒之比較

正殿垂花 三川殿垂花

 

正殿花籃吊筒 陳美智 攝影 三川殿花籃吊筒 陳美智 攝影

   吊筒亦稱「垂花」,是懸掛在樑下的短柱,利用槓桿平衡原理,將屋頂重量部分分擔。左圖
   為正殿的花籃吊筒,右圖為三川殿的花籃吊筒,各有各的特色,整體十分合諧。